欣賞完台南市總安街「濟福寺」的「彩繪」和「安金」工藝之後,我們當然不願意錯過「交趾陶」的底蘊,雖然無法一窺其製作全貌,但也慶幸捕捉到交趾陶的黏貼過程,這些造價昂貴的藝品,在組裝的流程中,不容有絲毫的碰撞,否則將影響整幅構圖的完整性,師傅們因此承擔了最後成敗的責任。
原來大幅的交趾陶藝品,是先由製陶師傅繪圖逐一燒製,再由黏貼師傅按圖索驥,將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單構圖,以水泥貼覆於壁堵之上,使之成為大幅工藝品。濟福寺的交趾陶,是由葉星佑大師所承做,這種源自唐三彩的工藝,普遍運用在台灣傳統建築的裝飾,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,主要都在民間默默發展與延續,早期最常見於廟宇的水車堵,而近代交趾陶則越來越少裝置於水車堵內,一般都被彩繪所取代。例如:中大型壁堵,但並非每間廟宇都會有,但此種交趾陶壁堵,皆須手工訂製,製作步驟繁複,造價頗高(視體積大小而定)端看廟方是否願意製作。
由大陸南方傳入台灣的一種特殊製陶技術,據目前在台灣的藝師說法,這門技藝早期並非叫交趾陶,交趾陶的稱呼是來自日本稱這門技藝為交趾燒,而台灣的藝師是稱為南燙(或淋湯為台語音),後來由於時代的轉變,台灣在日治時期引進來自日本的釉上彩,當時的藝師又稱此種釉彩為水燙,更因為在製作上日本的釉上彩又比原先來自廣東體系的釉彩,更容易操作,後來有一段時期廟宇裡的陶塑釉彩幾乎被這種水釉取代,而一直到現今交趾陶的釉彩採用的大都為林添木先生體系的寶石釉,質感比水釉來的精緻,釉色如寶石般的光澤以及隨著陶塑形體不同產生不同的流釉效果,十分美麗。(部分文摘維基百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