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PeoPo 公民新聞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3

南華期末 把社區搞活了! 影音

$
0
0

南華大學「跨科技問題導向課程計畫」,日前假嘉義縣大林鎮上林社區,舉行期末成果展,這是一項多元課程結合,並深入社區實踐課程理念的計畫,學校師長和參與計畫的同學協力完成多項計畫主題,成果相當豐碩,贏得社區一致讚譽。例如由王慧蘭教授指導的新聞寫作與深度報導課程,就把學生帶進嘉義縣梅山鄉安靖社區,這裡是是一座人文薈萃的山城,而安靖村更是傳統藝術的根據地,百年前這裏盡是北管樂、竹管厝、竹椅、竹器、石匠師傅的主要聚居地,根據公視peopo公民記者的田野調查資料顯示:安靖村早於300年前,先人即已越過三疊溪大林庄,直往海拔約400公尺的山林墾荒聚居。按安靖村涵蓋柿子寮、坑仔平、水井仔、樟普寮、紹安寮等自然形成之散居型聚落,村落之形成主要與水源及耕地有關,其中紹安寮聚落有一株百年古梅,證實了安靖的墾荒史。王教授表示:選擇安排學生走讀梅山鄉安靖社區,讓同學親臨採訪現場,在老師的指導下,進行實務操作,目的是在增進課程的內涵。。

百年前的安靖村民以栽植竹子、果樹為主要產業,村民之所以學習北管樂、竹管厝、竹椅、竹器、石匠等技術,主要是倚靠第二專長賺錢貼補家用,北管樂通常搭配婚喪喜慶的需要,與殯葬業者、廟宇等配合出團演出,在傳統樂理缺乏的年代,北管樂的傳承仍然依賴師徒制的方式進行,但由於樂器學習困難,願意接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,而竹管厝、竹椅、竹器、石匠等師傅,則被科技帶來的新興產業所逼退,鋼筋水泥建築取代了竹管厝,鐵製、塑膠製椅取代了竹椅,傳統竹製用具被束之高閣自然淘汰,老師傅的利用價值日顯卑微,工商社會帶來的經濟發展,也直接衝撞山城的人口與經濟結構,「學習竹藝」和「吹嗩吶」對年輕人來說已經太遙遠,基於上述源由,擁有竹管厝、竹椅、竹器、石匠等技術的長者,在聚落是屬於國寶級的藝師,但他們正面臨傳承無門的窘境,「文化斷層」在安靖正悄悄的醞釀著。南華傳播系的同學,把這一次的採訪,編成一份「安靖社區報」詳實報導了安靖的點滴。

除此之外,建築與景觀學系的師生,也在上林社區進行「老屋活化」計畫,在歷經基地探勘、社區會議、耆老訪談之後,工作團隊選擇陳大震先生的百年老宅,進行活化再利用的工作期程,第一階段的整理工作大致完成,第二階段的整修計畫也準備展開,這一項計畫在上林社區獲得很大的迴響。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3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