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世居海拔1.200公尺的「牛山」山腳下,雖然獨享山嶺的幽靜與恬適,但要喝一口水卻得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尋找水源,在物資缺乏的年代,要順利接回水源,靠的是先人的智慧。「牛山」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光華村「頂笨仔」聚落,現年75歲的朱政義世居於此,雖然個頭不高但身強體健,他每天早上四點半就打燈穿梭在這陡峭的竹林間爬山健身,其居住的百年家屋是聚落的小型博物館,典藏農業社會生活器具,也完整保留農耕社會的傳統耕具,更令人驚嘆的是朱政義還保有完整的生活技能,幾十年來他堅持以「竹」材建構水路,雖然塑膠管耐用,但朱政義仍然喜歡水從竹節中汨汨而來的感覺,縱然二年需要更換新「水管」,但朱老先生仍然樂此不疲。
上山砍伐桂竹是非常累人的事,公民記者為了採訪朱政義取竹的鏡頭,硬著頭皮隨著朱老穿梭其間,山勢雖然陡峭但一轉眼他已淹沒在竹林間,朱老說:要建置水路的竹子以三年生的桂竹最為恰當,而且要選擇筆直的、大小一致的才方便相連接,朱政義表示,通常水源都在幾公里外的林間,所以架設水路的竹材需求量也相當驚人,通常一公里的水路需耗約200支竹材。在農耕技術未臻發達的年代,耕田靠的是水牛,灌溉與飲水靠的是人力,當竹材取得之後,必需以特製的「水管鑿仔」鑿通竹節,然後竹頭接竹尾,一根接著一根把水接回家,朱老說,由於竹水管暴露在外日曬雨淋,大約二年就會龜裂漏水,比起塑膠管要費事許多,這是竹水管缺點,其優點是竹管可以過濾水中礦物質或雜質。
朱政義說,塑膠水管問世之後,已經完全取代竹子的功能,現在聚落年輕人已經不會這項技能,「竹管子運水」的畫面已成歷史,最近他更花下巨資興建一棟屬於自己的博物館,裡邊收集了近半世紀以來朱家的農具以及生活用品,完整呈現台灣生活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