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他(她)們是一群來自不同背景的平凡男女,從事台灣殯葬儀軌中常見的西樂演奏,坊間俗稱「西索米」樂團,此一行業在講究社會階層的氛圍裡,屬於邊緣的一群,有些團員甚至是瞞著親朋好友投入這個行業,有人吹奏30年,仍然朝夕雨露,來回於各殯葬儀軌的「野台」演奏,一年前,菁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榮錦,決定要改變他(她)們的形象,更要他(她)們風光站上舞台。
本身投入殯葬行業擔任司儀也有14年的蔡榮錦,非常清楚送葬樂團的樂手,社會給予的評價與地位,部分團員一開始還只是被拉來湊人數而已,對樂器根本一竅不通,手持樂器跟在隊伍中裝模作樣,說來有點離譜,後來為了生活為了經濟,才跟著前輩學習吹奏方法,但對於所謂的樂理是完全陌生的,團員們就這麼一場吹過一場,有人一吹就是一輩子,但迄今仍然只會那標準的三、四首歌,當喪家指定樂曲才知道自己能力不足。
「西索米」是坊間對於殯葬業者的統稱,蔡榮錦說:其實這樣的稱謂是帶有歧視味道的,為了改變民間對這群樂手的觀感,蔡榮僅決定從自己社區的樂團著手,他聘請音樂老師晚間到社區開樂理課程,要求學員從頭學起,為的是要提升他們在此一行業的演奏品質,最終的目的是要讓他們從野台吹奏,躍上舞台演奏,歷經一年的謀和與練習,日前他們終於受邀參加中央社區成果展的演奏貴賓,團員們穿著自己華麗的衣裳,吹奏出與以往不同的樂曲,也享受台下如雷的掌聲,這段過程一開始並不順利,若非蔡榮錦的耐心,恐難有今天的成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