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北管!迄今仍是台灣宗教不可或缺的傳統樂曲演奏,它不但是迎神賽會的必需,它更是跨越婚喪喜慶領域的傳統樂曲,遺憾的是,這種民間傳統技藝,隨著老師傅的凋零正快速的流失。嘉義縣梅山鄉安靖村,曾經是北管師傅的大本營,但如今會吹奏的老師傅也已寥寥可數,慶幸的是;當地一位醉心於北管樂傳承的女子陳惠美,正默默的在招收年輕學徒,日以繼夜地指導練習,期盼將此一傳統民間樂曲順利傳承。
陳惠美與劉明智、江宗傳等人,皆為劉金堂「同樂軒」的門下弟子,也是承擔北管樂曲傳承的種子師資。許金堂是安靖村人氏,他13歲學習北管樂,一輩子在聚落務農,農閒之餘便邀集村民學習,但能學成者區區可數。民國82年,許金堂打破藩籬,招收學徒不再限制地域,只要有興趣,不分男女皆可免費學習,其屬性更定位在「同好、同樂」,因此成立「同樂軒」北管樂團,旨在宣揚與傳承北管樂。同樂軒成立之後,村子裡有些已經中年的男子紛紛加入,有些家庭婦女也躍躍一試,陳惠美回憶說:老師剛成立同樂軒的時候,學徒達40餘人,但學成者僅個位數。
陳惠美與許金堂老師是鄰居,一次閒聊中,陳惠美主動提及傳統北管樂曲之美,許師父順水推舟;問已為人婦的她是否有興趣學習,此時陳惠美二話不說點頭答應,這也是陳惠美投入北管樂的尹始,由於陳惠美反應靈敏,學習速度快,又具領袖特質,也因此她很快成為同樂軒的「頭手」,且是同樂軒成立後,首位女性頭手。許金堂老師傅一生奉獻北管樂曲,卻不幸於民國97年仙逝,臨終前,許老師傅叮囑她要好好傳承同樂軒的技藝與精神,迄今,陳惠美不但未曾望卻師囑,更戮力發揚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