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進入高雄市甲仙區,你會發現這裡是芋頭、竹筍和芒果的主要產區,但它也曾經是88風災的主要災區,甲仙民風純樸,居民多以務農為生,而大田村則涵蓋公館和仙林巷一帶,範圍廣闊,五月,是甲仙地區漸入豐收的季節,平原的稻穗已經滿穂,山坡的芒果也已經蒂紅待熟,石牆蝶與小紋青斑蝶則忙著吸允甜美的花蜜,田間大哥背上的除草機也忙碌的揮動著,這是一幅熟悉不過的農家樂。
日前,公民記者途經台20線道甲仙公館路段,被路旁一處類似社造營造出來的小型社區公園所吸引,它之所以吸引我駐足,並不是它別具特色,更不是它花木扶疏,而是它已經淪落荒煙漫草中,記者搜尋其工程告示牌,才發現這是100年度「重建甲仙災後營造幸福計畫系列之「社區環境空間改造活動」的案子,經費補助的單位,是高雄市都市發展局。
令人傻眼的是這處改善空間,就位於主要幹道的台20線旁,是通往六龜一帶旅遊區的主要通道,但仔細檢視改善後的設施,你會發現這根本就是一件草率的公共工程,是一件標準的「核銷經費」案件,如果用白話說:這根本就是製造二次公害,園區二座類似「花塚」的奇怪設施,看完以後,真讓人噴血,水泥基座上,二座利用稻草裹上地毯布,再插上「塑膠花」的硬體設施,記者質疑這算甚麼幸福計畫?這個案子到底是怎麼驗收過關的?這還需要找社區幹部出來說明理由嗎?
災後重建的甲仙大橋,以磅礡的巨鷹之姿矗立在滔滔大河之上,從橋拱的空隙望向藍天,我們感受到這裏的子民是如此的鍾愛自己的家鄉和這塊土地,重建是一條漫長的路,重建的經費來自政府,政府的錢來自人民的稅收,一分一毫都是如此來之不易,社區幹部理應擔負起更大的責任才是,怎能如此塘塞了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