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「扁擔」在農村,是不可或缺的「運輸工具」,50年代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根扁擔,置放在倉庫,以備不時之需,舉凡挑稻穀、瓜果、米糧、魚菜,甚至到廟裡拜拜,都得靠扁擔挑牲禮前往拜亭祭祀。扁擔是由刺竹或孟宗竹擷取前段部位,依挑夫的身高丈量適切的長度後,以柴刀將竹剖成二半,再將二端削成合適大小,這看似簡單的削剪修裁過程,卻隱藏著老祖先滿滿的智慧,原來扁擔的長度、寬度必須符合人體工學,挑夫一但將重物挑起,才能輕鬆將重量平均分散於扁擔二端,且扁擔只是上下彈震而不會斷裂。
嘉義縣番路鄉公興社區發展協會,為了凝聚社區老中青的情感,日前發起「山城風華再現」的構想,並趁麻竹筍產季,邀集社區耆老重造百分之百原味的「筍寮」,內含老灶、筍床、筍圈、扁擔、竹簍等農村50年代樣貌,並將於9月8日舉辦盛大的採筍體驗營,內容包刮採筍、挑筍、煮筍、圈筍等過程,另外社區媽媽們也將炊煮50年代的傳統美食,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羅旭智表示:半世紀以前的公興居民生活困苦,地方以麻竹、桂竹、孟宗竹為主要產物,也因此發展出一套山城特有的生活模式,但隨著時代演替和耆老凋零,很多生產與生活技巧已經快速流失,「削扁擔」便是其中之一。
公興社區耆老張慶年是「扁擔達人」之一,雖然已是80高齡,但他竟能在20分鐘之內就削好一根扁擔,且其力學構造也都恰到好處,他說:扁擔材質以刺竹和孟宗竹為最佳,主要是因為其韌度最強,最能承受重量。張老先生回憶以前的生活形態時說,早前舉凡挑米糧、運農產,都缺不了扁擔,有時小孩生病也靠扁擔,挑到幾十公里外的城鎮就醫,幾乎家家戶戶都儲備好幾根扁擔,這也是山城青年必須具備的謀生技能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