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/陳柏濡採訪報導
台灣傳統閩南建築,隨著聚落型態改變與人口結構城市化等因素的影響,這種充滿先人智慧與建築美感的三合院家屋,已經逐漸在鄉間消失,慈濟大學嘉義社教中心影像班的學員,日前背起攝影器材,走訪了梅山鄉安靖村,進行一場充滿內涵的文化踏查。
進入安靖村,讓人有一股很強的很濃烈的台灣農村傳統生活記憶感受,但也有很強烈的傳統建築群流失的感嘆,安靖,是嘉義縣梅山鄉散居型的聚落之一,其傳統家屋多以竹子、木材、磚瓦、泥土為主要材料,建築型態則以一條龍、單伸手、雙護龍等格局最為普遍,並依地形興建為多,是典型農業社會聚落。但近30年來,這裡的建築群有很大的蛻變,第二代的農民不願意再居住在傳統家屋裡,經濟稍有改善的農家開始改建鋼筋水泥樓房,部分在外地謀生的子孫則放棄傳統屋舍,索性在外購屋置產,因此,安靖三合院家屋群正逐漸頹圮消失中,往後或許只能從記憶中或影像中尋找這模糊的傳統建築印象。
慈濟大學嘉義社教中心的影像課程班級同學,這學期的課程設計,著重在族群傳統建築拍攝與紀錄,課程老師希望藉由同學運鏡技巧,可以紀錄比較各族群傳統家屋的特色與差異,並藉由社區踏查尋找拍攝主題,刺激同學對於拍攝敏感度的提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