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PeoPo 公民新聞
Viewing all 443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蝦事一籮筐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清晨的海岸,總是與旭日連成一線,美麗的漁村景象吊掛在下陷的地層中,凌晨的東石、布袋市街,早已萬頭鑽動,這裡是虱目魚和白蝦的養殖基地,也是「蝦苗」的主要育苗基地,今天,我們捕抓到蝦苗採收和買賣的有趣畫面,也見識到蝦苗達人的計算功力,原來養蝦人家之所以早起,是為了躲避炙熱的艷陽,這細如髮絲的蝦苗,的確經不起酷曬。

從育苗場買回來的蝦苗,必須經過大約70天的投料飼養,這二個多月的時間,是考驗養殖戶技術的黃金期,要養出肥美碩大的白蝦,總是需要付出耐心與呵護,關鍵則在於水質的淡化與配料。吳景維是布袋、東石地區非常著名的白蝦育苗專家,從其父親開始,吳家已經有30年的育苗經驗,吳景維最擅長的是水質淡化,其所培育的蝦苗存活率高,因此擁有忠實的養殖戶。

從蝦苗的取得到投料飼養,每一個養殖戶都有一本自己的秘笈,他們終日與魚塭為伍,無非就是希望魚蝦快快長大,布袋、東石一帶的魚塭,大都是混養魚池,裡面放養虱目魚、草魚和白蝦,每逢採收,就有不同的拉網畫面,很是精彩。


科學小子畢業了 影音

$
0
0

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在校園玩水火箭,還帶領孩子自製「日影觀測器」和太陽公公玩躲貓貓,這是以「科學教育」辦學聞名的嘉義縣「私立寶貝王國幼稚園」,這所著名的幼兒學園,日前假水上國小中正堂,舉行第17屆畢業典禮,孩子們在領取畢業證書後,最懷念的依舊是玩科學,最不捨的也是園長爺爺。

經營幼兒教育的黃昭夫,為了讓小朋友和家長弄懂甚麼是「夏至」,他利用環保材質,自己DIY製作「日影觀測器」,在夏至的中天時刻,讓孩子和家長體驗太陽回嘉的感覺。黃昭夫是有名的環保爺爺,他時常利用環保材質製作科學教具,這次又簡單的利用紙管和酒瓶,製作簡易的「日影觀測器」,帶領孩子進入天文世界,間接的培育未來天文學家。自從黃昭夫從事環保玩具創作之後,黃家已經二代沒買過玩具了。為了推廣環保,黃昭夫不時在工作室埋頭創作,30年來,他更走過台灣全島和澎湖離島,宣導環保的重要,他更絞盡腦汁設計環保科學玩具,為的是提升回收資源的利用價值,其執著與毅力,實在讓人讚嘆。

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,更是良心事業,第17屆畢業班的同學,就有家長遠從嘉義市把孩子送到水上來就讀,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在一處活潑的、充滿創意的、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學習,而黃昭夫帶領的團隊,就營造出這樣的環境。

民雄大士爺祭(1)軟肢金尊現身鎮殿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位於嘉義縣民雄鄉的「大士爺廟」,每逢農曆七月都會舉行「大士爺祭」,而在此之前,會在農曆七月一日清晨,請出長期座駕於後殿的「軟肢大士爺」金尊,移駕至前殿供信徒參拜。據該廟董事周漳炎表示,「軟肢大士爺」是觀音大士的化身,經其旨意,只在每年農曆七月現身,而散居各地的信眾,也只能在這個月親近其金尊。

祭典之前,還有一群默默在背後為祭壇工作的人士,依據祭典儀軌,祭壇需要紙糊的山神、土地公、大士爺、燈篙等等的布置,因此就必須有技藝超群的紮紙師傅承擔這樣的工作。

紙糊的大士爺,是祭典的焦點,著名的紮紙師傅蔡爾修,長期以來擔綱民雄大士爺的創作,為了祭典得以順利進行,蔡師傅目前正日夜趕工,由於民雄大士爺廟要求的作品與眾不同,因此也考驗著大師的創作能力,蔡師傅透露說:想看頭部會動的大士爺,就只有在民雄了。

馬祖行腳(1)身處外島心繫台灣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高雄氣爆事件發生之後,除了現場的搶救工作持續進行之外,各地的愛心也不斷湧入,連離島的馬祖鄉親也不落人後,8月5日晚間,連江縣政府與馬祖風景區管理處、馬祖防衛指揮部等單位,也共同舉辦了一場「身處外島心繫台灣」,關懷高雄的祈福募款晚會。馬祖鄉親愛心不落人後的同胞情誼令人感動,兩岸三地藝人的共襄盛舉,顯現了四海一家的慈悲情懷,相信高雄的朋友一定能感受到來自離島的溫暖。

馬祖行腳(2)媽祖在馬祖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早年在馬祖南竿服過兵役的,對於馬祖港一定不陌生,對於矗立港邊頗具規模的「天后宮」,更是印象深刻,這座頗具歷史的宗教建築,除了是居民的信仰中心,祂更是媽祖的靈穴所在地,近幾年為了發展觀光,「媽祖在馬祖」則已經成了行銷馬祖的最佳字句。津沙村曾經是馬祖人口最多的漁村之一,由於60年代之後漁業沒落,人口外流,漸漸人去樓空,目前唯獨她的金色沙灘及海岸岩石依舊,不改的是她獨有的燕鷗飛舞、浪濤聲聲,伴著幾戶人家,成為一座被遺忘的村落。津沙聚落也有一座天后宮,雖然不及馬祖港天后宮的巍峨,但依舊是村民最虔誠的精神寄託所在,所謂廟不在大,有仙則靈,媽祖的傳說不但豐富了當地的歷史人文,也形成當地特有的宗教信仰。

與天后宮遙遙相望的是,甫於民國98年10月完工的媽祖巨神像,高度28.8公尺,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座媽祖神像。媽祖巨神像的興建,代表馬祖人民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,這座神像從提案到正式落成,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,可見當地居民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。巨神像周邊,陳列由十二幅雕塑組成,述說媽祖得道成仙的故事。值得一提的是,當地居民勘查神像周邊地形時,意外發現位於巨神像正下方的門前山坑道,也成為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逸事。

馬祖天后宮位於馬祖村,是島上媽祖的信仰中心,信仰者眾,香火鼎盛。 南竿馬祖村居民口耳相傳,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,她便投海救父,卻不幸遭惡浪吞噬,屍身漂至村內澳口,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,民眾為感其孝心,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。媽祖生前為善人間,又得地靈之利,於 9月初9在此羽化昇天。明朝時,媽祖受封為天妃,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,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,因此供奉媽袓的廟,便命名為天后宮。

早年廟貌陳舊,民國32年和平救國軍司令張逸舟曾督飭重建,後又經多次整修,現為宮殿式建築,整體莊嚴,並且結合兩岸三地工匠共同完成,雕樑畫棟、精緻堂皇。本廟曾舉辦全縣無數場大型信仰文化活動,並經常與兩岸三地各天后宮往來會香,是馬祖香火最旺的廟宇。

每年媽祖農曆生日時,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及繞境活動,當晚燈火通明,鞭炮聲不絕於耳,廟會氣氛濃厚。2009年3月,馬祖籍畫家及登山家李小石,帶著媽祖金身爬上喜馬拉雅山,讓祂成為第一尊登上聖母峰的神明。該金身現在正供奉在馬祖天后宮,供信眾參拜。(部分文字摘自馬祖風景區管理處)

馬祖行腳(3)芹壁聚落再現風華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從南竿搭乘交通船到北竿,大約只需要十分鐘的航程,到了北竿,走訪芹壁聚落,是遊客重要的行程之一,芹壁聚落是馬祖唯一保存完整,經由地方政府投入大筆經費,進行「聚落保存、老屋再生」和「閒置空間再利用」的閩東式傳統聚落。

 

受到漁業沒落的影響,芹壁聚落也曾經人口流失、繁華凋零,但最近幾年,隨著老屋翻新,人口逐漸回流,以及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,訪客漸多,芹壁;不但成為觀光客必訪的景點,每到夏天,由古厝整修的民宿,雖然沒有度假山莊的誘人裝潢與設備,但也總是一房難求。

芹壁境內的宗教信仰,仍然是天后宮,主祀媽祖,不同的是該廟也奉祀鐵甲將軍,傳說,清末民初,海盜猖獗,鐵甲元帥點蛙成兵,海盜聞風逃之夭夭,後人為了感念鐵甲將軍,乃起廟奉祀,成了村民重要的守護神。

北竿「坂里大宅」古厝,原為清同治年間遷居馬祖北竿的王氏宗親所有,在戰地政務時期,曾經被徵調成為軍方住所,200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,為保存閩東式建築聚落、轉化為文化觀光用途,在王氏宗親支持下,採用傳統建築工法完成修繕。

 

位在北竿島西北面的芹壁村,向面大陸,早年由於豐沛的漁業資源造就了村落富裕景象,聚落建築依山傍水而建,外牆以當地花崗石為主,遠遠望去猶如海上石城。但在民國六十年代之後,由於漁業逐年蕭條,人口外流,近乎空城,但卻也因此,讓芹壁村成為唯一完整保存,尚未被現代建築破壞的傳統閩東聚落。

民國九十年代「聚落保存」觀念在馬祖萌芽,民間與政府都認為芹壁極具保存與修復價值。隨著藝術家一波波進駐,商業廣告和電影也來此取景,芹壁特有的閩東風情漸漸為國人熟悉,但也對於坍塌的老屋感到惋惜不已,於是連江縣政府在民國89年展開古厝整修工程,以公辦民營方式,先後委由兩家民間業者,利用古厝經營民宿與咖啡簡餐廳。

芹壁的美,在於它的質樸無華,彷彿時間在此靜止,遊客來到這裡,點一杯咖啡,靜靜發呆,歸去之後,寫下了「這裡簡直是希臘!」、「在這裡望見地中海!」「陽光燦爛的夏日,深藍海面,像極了普羅旺斯!」,希臘也好、地中海也罷、普羅旺斯也可,芹壁真正的面貌,要您親自來體會!(部分文摘北竿鄉公所)

馬祖行腳(4)神多人寡的橋仔村 影音

$
0
0

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鏡頭轉向北竿橋仔村,這裡曾經人丁興旺市街喧囂,但隨著漁業沒落,村子一度只剩下七戶人家居住,但建置在村落的各式廟宇卻有八座之多,曾經廟堂多於民宅,神明多於信徒的有趣結構,這樣的奇特景象,也博得「廟村」的稱號。

橋仔村的女帥宮,是村內最具規模的廟宇,其側牆是典型的水型封火山牆,造型柔和又典雅,在閩東寺廟建築裡,封火山牆是一種高於屋頂的建築,目的在於防止火勢蔓延,為閩東建築的重要特色,女帥宮也是橋仔村八座廟宇中最後興建完成的一座。在馬祖地區的眾多寺廟中,很多的神祉是由大陸地區漂流過來,有的在海上有的在海岸被當地漁民撿拾之後,就地立廟奉祀,據傳林女帥便是其中之一。

在村落的中心位置,有山西靈台公、玄天上帝廟、正乙玄壇宮三座廟宇的建築,以前胸貼後背的奇特建築方式彼此相連,合稱「三合殿」,其紅牆綠瓦,廟頂誇張高聳的封火山牆,也是海上遠眺橋仔村的鮮明目標。很多文史工作者或宗教學者,對這樣的建築方式也都嘖嘖稱奇。

 

經過調查統計,馬祖地區廟宇最多的並不是天后宮,而是白馬大王廟,橋仔村同樣也有一座白馬大王廟,還有一座白馬尊王廟,前者建於清道光15年,最後一次修繕,則是民國65年,白馬尊王廟的建置年代則不可考,現在的廟宇則是建於民國80年。

探花田元帥廟,建於僑仔村的半山腰處,面相無垠大海,是漁民返航的眺望標的建築,這座廟的起建年代也不可考,目前看到的廟體則是民國81年建置完竣的,其信徒和村民曾於91年至大陸莆田祖廟進香。

 

清頭溪五靈公廟,則建於清道光20年,清光緒20年重建一次,民國66年則進行大範圍整建,其主廟在福建百龍庵,由於五靈公廟神明指示,廟後壁山流下的溪水,必須穿過廟的下方再流入大海,以作為廟門方位,因此稱為清頭溪五靈公。

民宿業者進駐僑仔村之後,吸引觀光人潮湧入,使得原本沒落的市街才稍有喧嘩,若將村內八座廟宇神祉的總和,對數村內戶籍人口,恐怕仍然是神多人少的狀況。橋仔地處北竿壁山山陰,由於山谷雨量多,匯流成許多小河,隨處可見小橋流水景象,因福州話「仔」有「小」之意,橋仔因而得名。橋仔北面有山岳阻擋凜冽的東北季風,而南風對港灣的影響也不大,形成一處天然良港,是早年北竿往返大陸的轉口港,商業活動頻繁,漁業鼎盛,曾經是北竿人口最多的村落,而前往大坵、高登也在此搭船。

馬祖行腳(5)坑道秘辛 影音

$
0
0

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隨著兩岸敵對情勢的緩和,馬祖駐軍的人力與任務也有所調整,昔日充滿肅殺氣氛的戰地,如今已成為國內觀光的要角。民國57年,為戰略需要而開始的「北海計畫」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「地下碼頭」,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,如今在軍方釋出之後,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「戰地景觀」,來馬祖如果沒有造訪北海坑道,就如同沒來過馬祖。

 

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,為一深入山腹,貫穿岩壁,呈「井」字形交錯的水道;水道高18公尺,寬10公尺,長有640公尺,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,退潮時為4公尺,步道全長700公尺,走完一圈大約需要30分鐘,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,在退潮時才能進入。依據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簡介資料顯示,這座可供百餘艘登陸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,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,共出動2個師、3個步兵營、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,不分晝夜輪流施工,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。

 

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,除了用炸藥爆破外,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,不少官兵因而犧牲,工程之艱鉅、氣勢之壯闊,堪稱鬼斧神工之作。在過去戰雲密佈的年代,北海坑道曾經試圖要扮演著地下碼頭的運補功能;今日當人們走進深邃的坑道中,一幕幕雄偉壯闊的岩壁、幽暗浮動的倒影,都讓遊客不自覺地發出陣陣讚嘆。(文摘: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)

位於馬祖酒廠斜前方不遠處的八八坑道,主體由花崗岩構成,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。國軍進駐馬祖後,坑道重新整建,完成於先總統蔣公八十八歲誕辰,因此得名,現成為遊客必訪的景點。八八坑道原來是軍方戰備用途的戰車坑道,後來由於坑道中段塌陷,戰車撤走之後,曾經在軍管時期充當馬祖電信局的上班地點以及電信機房,如今則已成為馬祖酒廠窖藏老酒與高粱酒的最佳場所,遊客一靠近坑道口,就可聞到濃濃酒香味。

馬祖酒廠南竿廠前身設址於復興村的「中興酒廠」,成立於1956年,循古法釀酒,早年以生產老酒、高粱酒及藥酒為主,隸屬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。1970年擴建廠房於現址,更名為馬祖酒廠,始初具規模,產量逐年遞增。南竿廠以生產大麴、高梁、藥酒和陳年老酒最受歡迎,如今由世華企業公司代理的「八八坑道」系列高粱酒,更是聲名遠播。南竿廠窖藏於八八坑道中的馬祖老酒,由於存放時間超過17年,香醇柔順,口感特佳,2008年5月20日,被馬英九總統指定為總統副總統就職國宴酒,經國內各大媒體大幅報導,馬祖陳年老酒頓時聲名大噪,銷量大增。坑道另一頭的出口是南竿機場,地方政府曾經多次修復中段塌陷部分,準備重新貫穿,但由於坑道中段地質破碎,經過多次修復卻又多次塌陷,現已放棄整修。(文摘:馬祖酒廠)


馬祖行腳(6)漫遊仁愛村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在戰雲密布的年代,經國先生在馬祖的抗戰指揮辦公室,就設在仁愛村的碉堡裡,與海龍蛙人部隊遙遙相望,現在也成了觀光景點。

馬祖日報是馬祖的在地報紙,其前身為「登步報」,係紀念著名的登步大捷而誕生,早期在軍中發行,享有盛譽,嗣後,隨部隊進駐馬祖。為配合地區環境需要,於民國四十四年元旦更名為馬祖日報,每天以油印發行八開一張,四十六年八月二十六日正式結束。後增加排版印刷機械等設施,一份綜合新聞、專欄、藝文的完整鉛印的馬祖日報,正式於四十六年九月三日創刊並定為社慶。民國八十一年,戰地政務實驗終止,實施地方自治,馬祖日報歸屬連江縣經營,跳脫軍報成為民間報紙,是馬祖地區相當重要的傳播媒體。

環海的馬祖列島,淡水取得本來就不容易,在仁愛村有一口老水井,是村內婦女洗衣打水的主要水源。村裡的水井都由前人林義和捐款開鑿,按連江縣誌記載,林義和,係福建省長樂縣金峰鎮錦鳳鄉人,民國前3年出生於南竿塘西尾村,一生充滿傳奇,開鑿水井是他對村里重大貢獻之一,現今僅存四維、仁愛村各一座,民眾為感念其德行,在水井旁邊立碑紀念。村內另一口水井則是位於海龍部隊的營區範圍,屬軍民共用井。

仁愛村的街道上貼有「清潔道衢」還蓋上大印的紙條,是做甚麼用的呢?原來是神明祭典前的淨街儀式。另外馬祖地區還有一項相當罕見的「燒塔」儀式,據說,是把一年來汙穢的卻又不能燒毀的宗教法器、神像,集中在農曆正月的某日,透過宗教儀式,在「燒塔」中燒毀,現在則成了馬祖文化祭的重要民俗活動。南竿仁愛村,舊稱「鐵板」,還曾經是菜市場、縣政府的所在地,繁華一時。雖然因為縣府與市場的遷移,讓鐵板逐漸沉寂,但居民對聚落保存及營造的用心,在村內處處可見。

大士爺文化祭(2)人‧神‧鬼齊踩街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採訪報導

一年一度的民雄大士爺文化祭,已經熱鬧展開,14日下午登場的是「神鬼傳奇,平安在嘉」的踩街活動,來自縣內社區、機關、團體的妖魔鬼怪,使出全力拚場,就是要獨樹一格。踩街的重頭戲,是迎駕紙糊的大士爺坐鎮大殿,預計農曆21日清晨五點半舉行大士開眼儀軌,之後進行普渡相關儀典,預計農曆23日晚間11點,火化恭送大士爺。

 

大士爺文化祭,已獲嘉義縣政府指定為縣級宗教文化活動,是民雄鄉民最重要傳統信仰之一,每年農曆七月廿一日至廿三日是大士爺廟的年度盛事普渡祭典,三天祭典起源於早期「打貓街」農曆七月份的「頂街大士爺普」、「下街大士爺普」及「下街童子普」之亡魂普渡活動而演變至今。

整個祭典的重頭戲,除了祭壇的相關儀軌之外,就是紙糊大士爺的開眼、監普以及火化升天,民雄大士爺祭的紙糊神祉,都委由雲林北港的蔡爾修師傅創作,其做工細膩,神韻內化逼真,在廟方的要求下,今年大士爺的頭部將會前後擺動,頗具可看性。

民雄鄉先民於清初由大陸的福建、廣東兩省移民而來,當時瘟疫盛行,先民求醫無門,為避禍求福訧建廟祭拜;因此本廟創建於清順治年間,距今三百餘年,目前巳列入三級古蹟。但在民國前五年,因七級大地震,廟宇整個傾圮毀壞,於民國十二年地方信眾集資復建,並將香火鼎盛的大士爺廟、慶誠宮、開漳聖王廟、開台聖王廟等四座主神合祀,但當時日本人已佔據台灣,在皇民化的政策下,不准以原名大士爺廟復建,鄉民為完成復建心願,遂用慈濟寺之名,但坊間老少則仍以大士爺廟稱之,直到民國七十四年,由何木通先生提議,七十六年六月正名為大士爺廟。

大士爺的由來,據說清朝的嘉慶皇帝遊台灣到打貓郊外,見有一筆架山,他說:有豎筆架出帝王,倒筆架出大士。言畢然出現一大士跪地謝恩,因此尊他為大士爺,嘉慶皇帝並借宿廟內,待其回京後便派遣著名建廟師傳,並御賜建廟資材修建廟宇。每逢七月普渡,盛況空前,牲禮祭拜,演戲謝神,善士信徒,必到廟內進香,巳成為民雄地區鄉民盛事。

廟內主祀觀世音菩薩,但每年農曆七月廟方都會特別訂製一尊紙糊的「大士爺」神像,放置在廟內供民眾膜拜。民雄大士爺廟為全省各地大士爺廟的原始祖廟,其用意為超渡移民來台亡故的無祀孤魂,並向五方灑淨以鎮壓鬼道。在台灣人的信仰中,民雄大士爺廟所供奉的大士爺是極少數沒有具體甚至固定形狀、讓信徒膜拜的神祇,每年只在中元普渡祭祀時,廟方才以色紙糊成傳說中的大士爺神祇,供奉在正殿,讓信徒膜拜。本廟共同祭祀這三座廟的神明,間接保存了民雄地區的廟宇文化。全台各地大士爺廟皆是由此民雄大士爺廟分香而出,廟內供奉的神明正殿主奉其本尊「觀音大士」,左祀「開漳聖王」,右祀「開台尊王」,而於民國七十六年(西元1987元)正名為「大士爺廟」。(部分文摘:嘉義縣政府民政處網頁)

竹音重現(1)竹琴演奏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原來竹子的功能不只是生活所需,它還可以是樂音嬝繞的樂器,嘉義縣梅山文教基金會,日前開辦竹琴演奏研習班,聘請在地竹樂老師羅正楎開班授課,吸引很多民眾慕名參加,該基金會副董事長郭聰明表示:竹子與梅山有深厚的在地情感,期盼民眾透過竹樂的散播,激起在地文化的熱情激盪。梅山文教基金會戮力於在地文化保存,著重在地藝文推展與傳承,成立迄今績效斐然,對於黃昏產業與耆老技藝的延續有卓越貢獻。

羅正楎是國內首支純竹樂團團長,他同時也是梅山子弟,羅老師表示:以竹為材料所製作的純竹樂器組合樂團,是國際間近年新興的樂團型式,由於竹材生長快速,輪伐期短,能永續經營利用,符合環保以及製作低耗能的特性,使得竹樂團另有「綠色環保樂團」或「生態樂團」之稱。

竹音重現(2)竹皮鼓製作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嘉義縣梅山鄉幾名竹藝老師傅,自幼便與竹材為伍,在物資缺乏的年代,童玩通常都是家長就地取材憑空想像的產物,其中竹皮鼓便是其中之一,為了配合梅山文教基金會的竹琴研習,吳文杰和劉明智兩位老師,近日再重拾刀鋸重製竹皮鼓,敲出兒時記憶。

吳文杰是著名竹椅大師,劉明智則是國寶級的竹編前輩,一直以來;他們除了忙碌的農耕生活,就是終日與竹為伍,情牽半世紀的竹藝創作,為的是要延續安靖社區的竹材產業生命,即使竹子的功能早就已經被塑膠所取代,但是竹編技能依然在幾位老師傅的刻意保存下,有了新的生命。吳文杰說:竹皮鼓在農業社會除了是童玩之外,它也被拿來訓練北管樂手,是一種容易取得又實際的環保樂器,吳文杰和劉明智憑著兒時記憶,重啟竹皮樂音,著實令人佩服。

對於北管樂頗有研究的江宗傳,自幼便與竹皮鼓結下不解之緣,他說,兒時敲敲打打的竹皮鼓,竟然也能成為樂團的樂器,這是大家所料想不到的事,對於羅正楎老師努力提升竹材的新生命,幾位竹藝大師都給予高度的肯定。

民雄大士爺祭(3)馬來西亞冥爺殿來尋根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農曆七月二十一日清晨,民雄大士爺廟舉行打通、發表文、請大士登位、開眼等科儀,不同的是;今年有來自馬來西亞冥王殿的尋根團,參與這一次的祭典,使得祭祀科儀文化更為多元,這也是大士爺廟二百年來,首次有異國華人地區廟宇參與大士爺祭,意義非凡。

相傳大士爺是觀音大士的化身,農曆七月化身為「鬼王」,普渡孤魂野鬼。民雄大士爺信仰已有200百多年歷史,相傳觀音大士在鬼月化身為大士爺,透過坐鎮與紙身焚化,象徵守護鬼界秩序,避免孤魂野鬼在中元普渡之後還流連人間作亂,三天的祭祀活動莊嚴隆重,其科儀的舉行遵守古制,從請佛蒞壇、安三界、豎旛、安孤魂位、高誦梁皇寶懺等,廟務人員皆全程參與。

今年大士爺祭破天荒有海外廟宇參與,來自馬來西亞「冥爺殿」尋根謁祖團,二十六名信眾,由該殿主席林晉男率領將全程參與祭典,他們並從從馬來西亞帶來寬15尺、長20尺的紙糊大士爺龍袍,將於火化升天儀式中,與民雄大士爺一同火化。林晉男說:去年九月,冥王殿的的大士爺透過八爺下旨,指示信眾要來台灣尋找大士爺,但並未指示方位或指點根源,信眾們今年一月組團如大海撈針般地來到台灣,經由旅行社的協助,終在嘉義民雄找到祖廟。

冥王殿理事陳芬芬指出,該殿於七年前建廟;主祀大士爺及文武將軍,另合祀牛馬將軍、孝子爺等神尊,之前並不知道台灣有一座大士爺廟,經神尊指點找到祖廟後,才知道民雄大士爺廟;也有神明起乩指示將有海外神尊將來台尋根,一切都在冥冥之中促成的神緣,這次組團參加農曆7月21日至23日的大士爺祭,主要是學習台灣的祭祀儀軌,並探訪宗教文化。三天的大士爺祭雖然繁文縟節,但卻原汁原味保存二百年來的宗教儀軌,這是台灣宗教信仰的特色,也是非物質文化的延伸。

民雄大士爺祭(4)放水燈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農曆七月二十二日,民雄大士爺廟的祭祀科儀,進入放水燈的活動,祭典儀軌也逐漸步入高潮,來自全國的信徒塞爆市街,宗教陣頭陸續開演,有活潑生動的花鼓陣,有鋼管三太子尬辣妹鋼管秀,廟口熱鬧非凡。

當天上午,祭祀科儀持續進行灑淨、過三界壇、外壇獻敬、連行香、內敬等誦經儀軌,很多信眾雖然不懂經典含意,但也都全程參與祭拜。放水燈之前,所有參與的信眾和獅頭藝陣,依習俗繞境打貓庄四大古城門,沿街民眾擺出供品祈求平安,其中民雄虎爺會的壯大陣容、技藝超群的文隆社區花鼓陣、戴著花臉面罩一副神秘的12婆姐陣,還有Q版的太子爺藝陣,都深深吸引民眾目光。

繞境隊伍在民雄虎爺會的護持下,下午五點,抵達文隆大圳進行放水燈的科儀進行,虔誠的信眾早已經在大圳兩側守候,目的就是為了一睹這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。放水燈,早期是港口岸邊特有的活動,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,因為靠海邊,常會有人戲水溺斃或船員遭遇不幸的情形,所以除了陸地上的孤魂野鬼,也要照顧水中的孤魂野鬼。台灣以基隆中元祭的放水燈活動最為有名,每年中元節都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參觀。

放水燈的文獻記載始見於宋代,中國大陸許多地區都有放水燈習俗,名稱有河燈、江燈、荷葉燈、蓮花燈等不同的稱法。「點燃河燈」,就是所謂『慈航普渡』,可見放水燈由來已久,且為各地中元祭典的普遍風俗,除了房屋、寺廟造型的水燈之外,台灣另一種水燈是以「往生紙」摺成蓮花狀,上面插著清香放入水中漂流,稱為蓮燈;往生紙原是超度亡魂往生之用,呈方型狀,上面印有「往生咒」,可以摺成元寶、船舶或蓮花型,用意在祈求亡魂早日投胎轉世,但民間施放蓮燈不如屋型水燈普遍。

民雄大士爺祭(5)大士升天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三天的祭典步入尾聲,農曆七月二十三日深夜,民雄大士爺廟的祭典,進入最精彩的儀軌,當天下午四點廟方舉行開香、開普儀式,晚上七點為大士爺穿著信徒還願的手工刺繡戰袍,總計有八件(含三件肚兜)之多,耗費工作人員不少時間穿著,這一年才有一次的難得鏡頭,吸引眾多信徒圍觀,把廟門擠得水洩不通。

由於紙糊大士爺的構造脆弱,無論搬運或移動都得小心翼翼,董事長蔡炳坤、常務監事何坤澤、理事吳宗禧等人都全程參與,為大士爺的戰袍依序穿著,龍袍的內襯並逢有升天監普三天的祈福疏文,以便大士爺火化時一併帶到天庭繳旨。由於信徒捐獻龍袍還願者眾,預估五年後才能消化目前庫存的龍袍數量,顯見大士爺神威顯赫,深植民心。

穿上龍袍的大士爺更顯得威風凜凜,當晚八點便移往普度會場,請大士爺監普,並進行巡孤筵等儀軌,九點,法師大放瑜珈焰口,普施孤魂、合境平安、謝三界、謝壇、送眾神歸位,九點三十分收集紙錢送往昇化現場,準備火化儀式。入夜後的打貓庄,四大城門街道燈火通明,普渡儀軌結束後,紙糊大士爺神像連同山神、土地公等紙糊神祉,必須火化升天,象徵大士爺帶走眾鬼魂,讓地方恢復平靜。

二十三日深夜十一點,舉行火化紙糊大士爺神祉儀式,這是三天祭典的重頭戲,也是祭典的最後一道儀軌,由縣長張花冠及大士爺廟董事長蔡炳坤帶領信眾,主持起駕火化典禮,在行三拜大禮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後,在民雄虎爺會護持暨信眾、藝陣隨護下,緩緩走向火化會場,場面十分壯觀。大士爺升天儀式,是一件浩大的工程,工作人員入夜後耗費大約二個小時,再昇化現場堆疊紙錢,數量相當龐大,一車車的金紙被送進火化現場,依序從底部以圓形方式層層堆疊,為的就是要順利恭送大士爺昇天,返回天庭繳旨。

在進行象徵鬼神離境的大士爺紙糊神祉火化升天儀式中,馬來西亞冥爺殿進獻的寬十五尺、長二十尺的紙糊大士爺龍袍與神像也一同火化,這是民雄大士爺廟二百年來,首次有境外的宗廟參與大士爺火化升天的儀式,這也可能是民雄大士爺廟,跨國際宗教文化交流的開始,當熊熊烈火竄向天際,也將大士爺文化祭帶向最高潮,三天的祭典也告圓滿落幕。


民雄大士爺祭(6)冥爺大士滯台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愛上民雄,冥爺大士滯留台灣。這一尊造型威嚴,帽冠之上也有一尊觀音大士的神祉,正是馬來西亞冥爺殿跨海來台尋根的「大士爺」,除了尋根;冥爺殿大士爺也全程參加民雄大士爺文化祭,三天的祭典結束,按理說,尋根團隊人員與神祉會一併離台返回馬來西亞,不料,冥爺大士竟然透過該殿八爺起乩,表示將暫留民雄大士爺廟,駐駕到農曆八月十五才要返回冥爺殿。

或許是因為三天的祭典儀軌,感動了冥爺殿的大士爺和信徒,從神鬼踩街、普渡祭壇、放水燈、大士監普、火化升天,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以及人山人海的信眾參與,這都是冥爺殿廟務人員前所未見的,因此觸動了冥爺大士滯台分享香火的指令。冥爺殿理事陳芬芬表示:除了尋根,這一次參與民雄大士爺廟的文化祭,主要還是觀摩和學習祭典儀軌,以及蒐集大士爺相關的文化與淵源,期盼這一趟宗教知性之旅,能在馬來西亞發揚光大。

這一次冥爺大士要滯台到農曆八月十五,就是由該殿八爺起乩交代。乩童起乩就是神靈訊息的傳達,通常信徒會透過「翻譯者(桌頭)」的翻譯,揣摩神明的意旨。相較於台灣乩童起乩操五寶(七星劍、銅棍、鯊魚劍、月斧、刺球)的血腥畫面,冥爺殿八爺的乩童就顯得溫和,而台灣乩童操五寶「見血」,是表示已經受到玉皇大帝的任命,這或許就是文武乩童的差別。

雖然冥爺大士指示該殿信徒跨海尋根,但究竟甚麼年代從台灣分靈出去,則不可考,民雄大士爺廟也沒有相關的文獻記載,因此要牽起這靈界的百年神緣,除了兩座廟宇的神靈互通之外,廟務人員重新啟動文獻尋根,才能架構這宗跨國宗教文化交流的真正意義。

2014虱王爭霸賽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拉網捕虱目魚,是嘉義布袋魚塭常見的沿海景觀,漁民有時頂著烈日,有時冒著寒風下池,為的是要在第一時間保持虱目魚的鮮度,送往魚市場,或是虱目魚加工場,進行虱目魚加工,虱目魚的養殖也有一定的風險,漁民表示:除了技術;有的時候也得看老天爺的臉色。

為了行銷虱目魚,嘉義縣布袋鎮漁業生產合作社等單位,日前舉辦一場虱目魚爭霸賽,過程相當有趣。經過激烈的競爭,重量組由現年77歲的蘇榮珍以一尾10.86台斤的巨無霸虱目魚奪冠,他並以拍賣所得1萬5千元捐助興學,贏得無數掌聲,美味組則由蘇柏璁拿下第一,布袋漁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蔡鳳琪表示:合作社將收購得獎者的3.5萬台斤虱目魚,製成魚丸、魚鬆等產品,銷售金額的二成,將用為社區老人共餐食堂運作的經費。

傳統老灶烘出好滋味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採訪報導

時序的四月,龍眼花開,滿山金黃點綴了山頭,農夫採集花朵製成龍眼花茶,這是老祖先的智慧,八月的山巒,龍眼掛滿枝頭,這是豐收的季節,農村婦女忙碌的剪著這小果實,男人則準備在傳統老灶生火烘焙龍眼乾。要烘焙出好品質的龍眼乾,剪出平整的蒂頭是關鍵,而石頭沙則是磨平粗燥表皮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。利用竹器和石頭沙磨平龍眼皮的畫面,己乎已經消失,為了提高效率,現在都由馬達滾動取代。

影片中這口老灶已有百年歷史,構造看似簡單,其實是經過精算足以平均受熱的手工精品。這種純手工烘焙的技術,已經慢慢失傳,主要是產量低不符合成本,年經人對這種悶熱環境難以接受,在嘉義梅山安靖聚落僅剩下零星幾戶人家,還堅持傳統烘出好滋味。為了維護品質,歷經48小時慢火烘焙的龍眼乾,還得利用手工一粒一粒篩選,把破殼的挑撿出來。

南臺灣四季分明的天候,適合龍眼樹的生長,傳統的閩南聚落裡,還隱藏一些老祖先的智慧,可惜都步上後繼無人的窘境,龍眼乾在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裡,佔有很重的地位,這些手藝精湛的老師傅則完整的保留了傳統風味。

大士爺文化祭(7)蔡江波打造大士爺寶座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信眾們正在整理的這一張竹製座椅,是專為紙糊大士爺量身打造的寶座,大士爺必須乘坐專屬座椅,參加踩街、祭典等儀式,因此需要一張堅固的竹製座椅,由於紙糊大士爺高達9尺3吋,所以需要一位技術超群的工藝師,來完成這一項神聖的任務。紙糊大士爺乘座竹製椅,在宗教儀軌中是難得一見的畫面,但是在民雄大士爺文化祭中,是每一年都能看得到的鏡頭,而打造這張座椅的,竟然是現年已經75歲的竹椅大師蔡江波。

蔡江波13歲國民小學畢業之後,就被父親送去學竹器技術,16歲就在打貓街上開店當老闆,專長竹床、竹椅、竹門、竹簍、櫥櫃等製作,興盛時期顧有5名師傅工作,連父親都是自己的員工,當塑膠製品問世之後,竹製品逐漸沒落,現在則是夕陽產業,只剩下搖籃和竹椅的零星生產。

妻子郭貴娥是蔡江波的得力助手,自幼就學習裁縫,早期從事服裝設計工作,現在使用的這一台縫紉機,是郭貴娥的嫁妝,迄今有45年的歷史,她負責搖籃的布料裁製,成了先生的得力助手。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,蔡江波的妻子是當年開店房東的女兒,結婚迄今45年,兩夫妻鶼鰈情深,也各擁有一手好技術,在地方傳為美談,可惜文明的進化取代了傳統的工藝,曾經伴隨台灣人民百年生活的竹器,如今步向凋零,我們感嘆老師傅的手藝難以傳承。

半世紀的堅持 羅家鎖住古早味 影音

$
0
0

公民記者/陳柏濡 採訪報導

當龍眼生產過剩,市場滯銷的時候,農民通常會加工將其製成龍眼乾,嘉義縣梅山鄉半天村二平仔聚落,則僅剩下羅家二口傳統「老灶」還在運作,每逢八月都還在生火進行烘焙作業,主人羅仁宏堅持手工,從採果、剪果、磨皮、烘焙皆沿襲傳統,也因此鎖住了半世紀的古早味。農村人力欠缺的窘境也同樣困擾著羅家,還好八十高齡的阿嬤身體仍然硬朗,和二名乖巧的女兒,都趁著暑假放棄休閒,全心投入烘焙加工作業,挹注人力不足的能量。羅仁宏笑說:羅家是娘子軍的天下,做起事來有條不紊,阿嬤雖然年紀大,對品質的要求卻是一絲不苟,太太謝涵蓁則是採果高手,在高達三層樓高的龍眼樹上攀爬,卻能如魚得水,如此高品質的要求,也難怪每年千餘斤的果品都銷售一空。

要烘焙出好品質的龍眼乾,剪出平整的蒂頭是關鍵,而石頭沙(丘陵地一種脆弱沙質的石頭,將其敲碎成沙粒狀)則是磨平粗燥表皮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。利用竹器和石頭沙磨平龍眼皮的畫面,已經消失,為了提高效率,現在都由自動滾筒取代。照片中這口老灶已有半世紀的歷史,構造看似簡單,其實是經過精算足以平均受熱的手工精品。這種純手工烘焙的技術,已經慢慢失傳,主要是產量低不符合成本,年經人對這種悶熱環境難以接受,在嘉義梅山鄉半天村二平仔聚落僅剩羅仁宏及其叔父二戶人家,還堅持傳統烘焙。

羅仁宏表示:為了維護品質,採果必須攀爬龍眼樹,以手工採摘避免碰撞,之後再以剪刀一粒一粒剪下,然後將果粒放入滾桶加入石頭沙,滾動翻轉約七分鐘,磨平龍眼表皮以利平均受熱,放入焙灶需歷經48小時慢火烘焙的龍眼乾,還得利用手工一粒一粒篩選,把破殼的挑撿出來才能長期儲存。南臺灣四季分明的天候,適合龍眼樹的生長,傳統的閩南聚落裡,還隱藏一些老祖先的智慧,可惜都步上後繼無人的窘境,龍眼乾在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裡,佔有很重的地位,羅仁宏精湛的手藝,則完整的保留了傳統風味。

Viewing all 443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